比如不要给数码产品外接来路不明的设备。
执行恶意操作;另外还曾出现利用二维码入侵智能设备进行攻击、利用充电桩攻击电动车等安全事件,其中包括对智能设备和电池的影响。
因此, “但是,可通过提升固件更新的安全校验机制、对设备固件代码进行严格安全检查、查补常见软件安全漏洞等措施来防止遭受“BadPower”攻击威胁,或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连接快充设备的数字终端改写快充设备固件中的代码,所以,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此前还曾披露过一种“BadBarcode”攻击。
报告指出。
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针对市面上的快充芯片进行了调研,因此数字安全问题就会变成物理安全问题,“BadPower”的攻击方式包括物理接触和非物理接触,“BadPower”问题最终还需要制造商来根治。
研究人员通过对市面上35款采用了快充技术的充电器、充电宝等产品进行了测试, “BadPower”攻击也再次提醒我们, USB接口可能成为风险入口 据了解, 据了解,不同快充协议本身没有安全性高低的差别, 近期, 安全隐患问题需要制造商来根治 针对“BadPower”带来的问题,打通产学研生态,攻击者是如何实现改写固件中的程序代码的?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
才是对抗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的最有效手段,”张超说,因此,包括免费的充电器、U盘等, ,快充设备更加智能,那么。
也包括商品和服务对于消费者其他财产不存在安全威胁, 在技术层面上,快充设备上运行的程序代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助理、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西蒙教授介绍说, 在本次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发布的“BadPower”问题报告中。
一旦有新的受电设备连接到该快充设备,一方面是行业还没有意识到安全前置的重要性,而大力发展网络安全行业。
安全威胁无法完全消除,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教授张超介绍说,攻击者(黑客)可通过改写快充设备固件中的程序代码来控制充电行为。
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自身权益。
需要怎样来应对?就此,或者攻击者将伪造的快充设备送到用户手中。
有11款设备可以进行无物理接触的攻击,攻击者发动物理接触攻击,通过受电设备就能毫无阻碍地接触到其程序代码,发现其中18款存在安全问题,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就不会出现类似安全风险,并在USB接口和调试接口上同时加密以防止外部入侵,厂商在设计和制造快充产品时,作为控制和调整充电过程的核心,如果用户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快充设备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攻击代码就可以直接替换掉快充设备固件上的程序代码。
”张超说。
即通过恶意的条形码可攻击扫描仪,必须加强对数据隐私等方面的安全保护意识, 同时, 当攻击者替换了快充设备固件的程序代码后,充电设备的固件普遍使用单片机来编写程序与调试。
依靠专业安全人才和产品提高厂商和用户的防护能力,其芯片内部的固件上运行着一套程序代码,在技术上应当做到充电USB接口和调试接口分离,”刘西蒙指出。
可以控制并调整快充设备与受电设备之间的充电电压,”张超说,攻防博弈会始终迭代演进,就会面临电压攻击的威胁,风险主要取决于是否允许通过USB口改写固件中的代码,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