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去年年底刚刚完工下水的“天鲲号”——我国打破少数发达国家垄断、完全自主设计的亚洲最大绞吸挖泥船。有了这款“神器”,从此“削岩如泥”不再是武侠小说里的幻想桥段。
无论是苏伊士运河开挖、巴拿马运河拓宽,还是远海岛礁建设,超大型疏浚及填海造陆工程都离不开钢铁巨轮——重型绞吸船的身影。这么大的挖泥船,以前只有荷兰一国能造。现在,我们中国人自己做了出来,而且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去年5月,我国宣布禁止大型挖泥船出口,更凸显了其重要性。
在这一“神器”的背后有一支庞大的中国工程师专业队伍。
在今年两会上,环环专访了“天鲲号”研制牵头单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航局)总工程师顾明。作为今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他今天提交了一份特殊提案——建议设立工程师节!
你为工程师的工作自豪吗?
“现在咱们国家有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设立这些节日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教师都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人尊重,但4000多万工程师却没有自己的节日。”顾明说。为了今年的两会,他一个春节都没回家,认真准备提案。他研究发现,很多国家都有工程师节,如美国、意大利、印度、哥伦比亚......
“我们说战争年代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我认为,建设年代,工程师至少是最可爱的人之一。”顾明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高速发展离不开工程师,他们对民生的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有网友调侃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衣食住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工程师。但这个群体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待遇,还没达到它应有的地位。
顾明在提案里写道一种现象:中国工程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是全世界公认的。可由于工作压力大、收入不高,学生崇拜的偶像是明星和富豪,在国家工程建设中付出艰辛劳动的工程师已不在他们的视野中。在青年中甚至出现“逃离工科”、“挣脱工程师”现象。
在顾明看来,现在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岛等都已成为世界品牌,做到这些光有理论不行,需要工程师到工地上摸爬滚打、热晒雨淋。这些人一下工地就是好几年,抛家守业,离开老婆孩子,一边忍受孤独,一边加班加点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现在谁还愿意把孩子弄到工地去吃苦、整天加班出差还找不着对象,如果工程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再不被肯定,稍微有门路,很多人都会选择更轻松的行业。”
什么是真正的底气
顾明认为,中国到本世纪中叶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工程师必不可少,他们将大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群体还要发展壮大。“工程师,既要有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还要有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光把零件做好了不行,还得懂创新。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有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又要有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顾明说,踏实肯干的工程师就是一个国家的底气,实力不能只摆在表面上。培养工程师队伍的忠诚、敬业、奋斗、团结精神,是设立“工程师节”的核心价值观。
在三峡水电站、港珠澳大桥、高速公路、超级大港、南海岛礁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中,工程师们倾注了无数智慧和心血,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提案中,顾明呼吁弘扬工程师精神,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呼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他说:“知识一定要在道德的约束下发挥正能量。不然,三聚氰胺出来了,地沟油也出来了,没有一定知识水平是做不出来这些的。这些事情出现,不都是因为没有道德底线吗?”
幸福是奋斗来的!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星拜金,希望不吃苦也能成功的现象,顾明并不认可。“幸福是奋斗来的,”他说这句话自己最有感触,“我这白头发怎么来的?也是奋斗来的。”他笑着说。
拿“天鲲号”来说,我们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列,是因为国外的挖泥船,造船方和用船方是分开的,发现问题沟通起来十分不方便。而“天鲲号”实现了从船舶研究、制造到使用一体化。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什么毛病,马上就修改调整。这套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保证工程师细致了解船只优缺点。
当时,为申请牵头研发自航重型绞吸船项目,顾明下了不少功夫。很多人说:“新船开发都是由船舶设计院或者船舶制造厂来牵头。你一个用船的凑什么热闹?”于是,天航局从2009年开始准备,一趟趟跑,一次次解释这样做的优势,一直到2011年才在工信部申报下来。可拿下项目之后具体怎么做,没人有经验,困难重重。“工作中遇到困难,任务完不成的时候,天天晚上睡不着觉,着急到耳朵都聋了。”顾明说。
“我们对以后疏浚事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有三个有利条件,国际上先进的疏浚企业和挖泥船制造商都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按照疏浚规律不同专业分工的科研队伍和建设了世界一流的疏浚实验室。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顾明如是说。
“不努力,百分之百不会成功。“天鲲号”最后完成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你说幸福不幸福?想想前面辛苦不辛苦,确实辛苦。可你说,我把自己奋斗成了全国政协委员,幸福不幸福啊?”顾明笑着说。
(责编:仲昱洁(实习生)、赵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