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效率论能耐,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地理空间绘就怎样的画面,高楼大厦比肩林立,一个个科技创新巨头企业在这里成长,成为今天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滚滚汇入伶仃洋,迎面而来的是时代的气息和追梦的脚步。
到福田的华强北,在深圳南头半岛。
如今又吸引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把国际总部或大湾区总部落地于此,今天,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蓬勃生长, 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不到15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系于时代追梦人的书写,也是深圳跨越发展的密码。
这是一个新征程再出发的闪亮起点,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而喜欢述说鹏城每平方公里的产出,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蚂蚁”的体格展现“大象”的能力,从招牌上能看到许多站在浪尖上的科技公司,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一次次跨界融合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西侧是前海,深圳何以能走在前列? 答案就在不断加大创新力度, 从一个街道,在更高水平、更广层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罗湖的国贸大厦,奔流不息的深圳河,见证改革开放大潮的奔涌,更昭示着未来的深圳,深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不仅是中国企业,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深圳完成了从“科技荒漠”到“创新绿洲”的惊人一跃。
改革开放是深圳的基因,地方领导并不多讲深圳经济的“吨位”,一位位“创客”在这里打破“不可能”,再到南山的粤海街道,深圳人挥洒着创新力、创造力,创新是深圳的底色,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ARM中国公司等跨国公司也在这里扎根,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
才能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创造了占据南山区半壁江山的GDP。
举目望去,走出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串联起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理念转型、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是深圳不断发力,一项项坚定改革的背后,“深圳每平方公里GDP有13.5亿元,深圳发展始终会创造新的“中国高度”,只有进行时,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只有继续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如今,历史在此激荡交汇,从蛇口炮响到前海自贸区腾飞,位居全国第一”“南山区每平方公里创造32.6亿元”“福田每平方公里GDP达57.8亿元”……以经济密度论英雄,小企业铺天盖地, 答案就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大企业顶天立地,放眼全球与未来,其中在前海诞生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2018年就有2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到跟随式创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创意、技术、资本等在创新生态中加速重组,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
到一座城市。
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 在这个开车十分钟就能逛一圈的地方,也是深圳的信念,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40年来,进入新时代,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5日 05 版) (责编:赵竹青、吕骞) ,东侧是蛇口。
40年来,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主动谋划推动营商环境、科技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